視頻
《包法利夫人》:嫁給不懂自己的男人,將是一場災難
2024/04/17

有人說,愛情應是眼睛為她下著雨,心卻為她打著傘。

有人覺得,愛情是柴米油鹽,相濡以沫,白首不相離。

有人認為,西方人的愛情像強烈開放的花朵,東方人的愛情則像兩朵花之間微妙的芳香。

關于愛情,每個人各有理解。

真正的愛情應該像一陣風暴,電閃雷鳴,驚心動魄,讓人喪失理智,完全沉浸在瘋狂迷亂之中。

這是包法利夫人的想法。她是個單純、喜歡幻想、追求浪漫的女人。

追求浪漫、喜歡幻想,本身并沒錯,然而這種性情,與她身邊的人、所處的婚姻構成矛盾,最終釀成一場災難。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作家福樓拜的經典之作,被列入世界十佳小說。

讀完這部小說,我想起兩句歌詞:你懂了,所以我自由;你不懂,所以我墜落。

包法利夫人便是如此,在婚姻中渴望愛情,在愛情中渴望懂得。因為不懂,所以墜落。

站在道德制高點進行譴責,很容易,卻也無趣,倒不如拋卻世俗標準的束縛,以包容之心觀之,更能理解人性這本大書。

同床異夢的婚姻

小說的女主人公叫艾瑪,農場主的女兒。

艾瑪年輕漂亮,生性浪漫,在修道院期間,她學會彈琴、畫畫,但因為受不了那里的清規戒律,被父親接了回去。

她喜歡看言情小說、尋求刺激,喜歡對愛情進行天馬行空的幻想,比如英雄騎著黑色駿馬飛馳而來,比如半夜時分舉著火炬舉行婚禮。

可惜,父親為她操辦了一場平淡無奇的婚禮,從此成為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先生完全是另外一種人。

他勤勉、老實,甚至有點木訥,在父母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學習、行醫、結婚等人生程序。

第一任妻子病逝后,他娶了艾瑪。

第二次婚姻讓包法利感到心滿意足,面對年輕貌美的嬌妻,他覺得怎麼愛都不夠。

他對她言聽計從,百依百順;每天出門,他都會回頭拋出一個飛吻,依依不舍;他會悄悄走上前,親吻她的后背,情意綿綿。

艾瑪卻很快對婚姻產生懷疑,因為她沒有從中感受到愛情的幸福、忘情、狂熱。

她向往狂暴的大海,渴望丈夫傾聽她的內心想法,書上寫道:

「如果他的目光,即使只有那麼一次,接觸了她的心靈,許多話就會脫口而出。」

包法利努力工作,卻不會來事,雖然溫柔體貼,卻缺乏生活的情調,每當艾瑪向他請教一些事情,總是一問三不知。

艾瑪引導他到花前月下,吟誦激情飛揚的詩句。可他對這些東西無動于衷,也沒有贊許的表現。

于是她開始懷疑丈夫,懷疑他各種愛的表現只是出于習慣。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為讀者,我知道包法利不是不愛她,而是不會用她想要的方式來愛。

婚姻的乏味、人性的虛榮,促使艾瑪想入非非——另一個丈夫……另一種生活……她渴望舞會帶來的歡樂,還有燈紅酒綠的瘋狂。

雖然同床,終究異夢,因為一個困于現實,一個沉迷幻想。

世間有多少夫妻,像包法利與艾瑪這樣在婚姻里同床異夢?

渴望懂得的女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生活是心念的產物。

為人妻、為人母的艾瑪厭倦平淡,她始終渴望激情,很快就有了生命中的第一個情人萊昂。

他是小鎮法律事務所新來的實習生,年輕,羞澀,內心蠢蠢欲動,卻不知怎樣表達,也沒有勇氣表達。

艾瑪與這位年輕人找到共同話題,兩人交流讀書,聊抒情詩,還在各自窗台上擺弄花盆時遙遙相望,眉目傳情。

跟沒有情趣,加上中年發福的丈夫相比,萊昂顯得很可愛,讓人忍不住想去愛。

艾瑪有點壞,明知對方對自己有意思,卻故作矜持,以便在對對方情感驛動的想象中享受歡樂。

與其說艾瑪愛上萊昂,不如說她迷上了愛與被愛的感覺。

往深處看,她其實是想借由愛情獲得懂得。

書上寫道:「她真希望萊昂能看透她的心思,她也設想了一些機會和事件,幫助萊昂讀懂她的心。」

然而萊昂這個嫩雛,沒能讀懂,也沒行動,隨后因為工作之故去了遠方。

愛而不得,情欲之火卻已點燃,艾瑪倍感痛苦。

同床共枕的包法利對此渾然不覺,還自以為給了妻子幸福。

她恨包法利,覺得丈夫的存在是她追求真正幸福的障礙。

福樓拜洞徹人性,也很懂女人心,對艾瑪這時候的復雜心理,他毫不留情地給予揭露:

家庭生活的平凡促使她向往奢華,夫妻關系的平淡使她渴望外遇。

她真希望包法利打她一頓,使她更有理由恨他、報復他。

有時,她也為對自己的殘酷想法吃驚不已。

人總是矛盾的,既追求自由、渴望愛情,又無法擺脫世俗道德的約束時,便從別人那里尋找理由,作為自我解脫的借口。

一個女人,喜歡浪漫,富有激情,向往奢華生活,這本身有錯嗎?

我不禁想:如果包法利懂得女人心,浪漫一點,富有情趣一點,他的夫人還會逸出圍城的墻頭嗎?

家破人亡的結局

艾瑪的第二個情人羅多爾夫是莊園主,也是情場老手。

三言兩語,他就摸透了艾瑪的心思。他知道,要把這個女人搞上手,小菜一碟。

時機來了——

鎮上開辦農業博覽會,當眾人在廣場上聆聽官員講話時,羅多爾夫與艾瑪在樓上獨處一室。

他試探她,迎合她,恭維她,用欲擒故縱的手段,加上天花亂墜的情話,將她灌醉。

如此,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做了。

故事進展至此,福樓拜對艾瑪的心理活動再次進行剖析:

她終于擁有愛情的歡愉、幸福的狂熱,這些原已令她絕望的東西。她正在進入一個男歡女愛,令人心醉神迷和瘋狂的神奇世界。

這個愚蠢的傻女人,太耽于愛情的幻想了。

她太沉迷于愛與被愛的感覺,而這種愛與被愛,極大程度建立于肉欲的基礎上,并且摻入金錢名利的雜質。

足夠強烈,卻不純粹。

因為羅多爾夫,艾瑪愛著心中蘇醒的某種感覺。

她以為,這就是愛情,殊不知在情人那里,這只是一場游戲。

女人一旦沉迷愛情的幻想,就會變得義無反顧。

失去理智的艾瑪提議私奔,羅多爾夫同意了,然后卻臨陣逃脫。

這一打擊讓艾瑪痛苦得差點自盡。

她痛定思痛,決定重新做人,然而,幻想的習慣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當她在戲院與萊昂久別重逢時,情欲的暗焰重新燃起。

萊昂不再羞澀,他已經學會壞男人的花招,每次的愛而不得,引起更深的欲望,讓艾瑪比以往更加飛蛾撲火。

為了與情人幽會,艾瑪開始謊話連篇;為了貪圖享樂,艾瑪向放貸款的人打下第一張欠條,然而第二張、第三張……

在一次又一次的幽會中,在瘋狂迷亂的享樂中,艾瑪債台高筑卻渾然不覺,直到討債人逼上家門。

無奈之下,艾瑪向情夫羅多爾夫求助,他表示愛莫能助;又向萊昂求助,他卻不告而別……

面對被玩弄的屈辱、無力償還的債務,艾瑪最終服毒自盡。

包法利在妻子遺物(萊昂的信、羅多爾夫的信)中了解到了這一切的來龍去脈,沒過多久,他死在自家花園。

如果說,包法利夫人是死于萬箭穿心,包法利則是死于萬念俱灰。

一個家庭就此破碎,他倆的孩子淪為孤兒。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是什麼使得自己不快樂?

又是什麼給自己帶來痛苦?

艾瑪也曾這樣捫心自問,卻因為在生活中迷失,從而找不出答案。

她也曾想過痛改前非,回歸家庭,可惜每每這個時候,看到丈夫乏味無知的呆相,便打消回了心轉意的念頭,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于他。

對愛情和懂得,包法利夫人孜孜以求,可惜沒有遇到懂得她的男人,她也沒讀懂自己。

年輕時候的福樓拜也曾放縱不羈,後來患上癲癇,開始過另一種生活,安靜,自律,獻身于文學事業,終身未娶。

《包法利夫人》一書,讓他花了四年時間,終成不朽,作家蘇童將這部文學名著視為「包含人性弱點的百科全書」。

福樓拜曾對朋友坦言:「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文學是鏡,照見讀者的心靈。文學也是燈,照亮閱讀者的心扉。

單純、叛逆、浪漫、虛榮、虛偽、自私、精明、激情、不甘平庸、渴望愛情,包法利夫人的這些復雜性格,不也或多或少反應在天下所有男女的身上?

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至少是一部分的包法利夫人。

面對生活和婚姻,每個人都是如此:

一邊喜歡安全、穩定、平淡的日子;一邊又向往探索、未知、激情的冒險。

當我們慢慢懂得自己,懂得控制橫逸的欲望,懂得平衡內心相悖的欲求,也就能夠避免包法利夫人式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