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孩子受不了一點挫折,跟父母常做3件事有關,尤其是第3個
2024/04/17

網上有一則新聞引起很多人的熱議。一位媽媽讓4歲的孩子參加10公里的徒步,說要讓孩子從小就接受吃苦教育,孩子長大后才能「耐挫」。

評論區有網友反對媽媽的做法,認為孩子這麼小就讓他徒步會讓孩子身心受損。

也有網友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脆弱了,動不動就離家出走、跳樓自盡、傷害父母,確實需要從小就進行吃苦教育、挫折教育。

為人父母,一方面要為孩子遮風擋雨,擔心他以后吃虧受傷。一方面又害怕自己養出一個經不起風浪的孩子,真的是太難了?

那麼,有沒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

答案是:有必要,但要適度。

所謂的挫折教育,其實就是父母、長輩有意識地讓孩子經受一些困難和挑戰,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體驗失敗,學會面對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這種教育方式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建立起堅韌的心理素質,提高適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挑戰做好準備。

但很多家長,把挫折教育當成了「折磨教育」,故意給孩子設置一些超過他年齡和心理的磨難,結果不但不會讓孩子收獲教育,反而會摧毀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中,小男孩徐敬凱,一個假期被媽媽逼著做了300多張卷子。結果,他變得特別不自信,對學習有了厭煩情緒,也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了,總認為自己是被孤立的。

父母不顧孩子的年齡和心理接受程度,人為制造對孩子來說難度特別大的挫折,不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缺乏情感支持等,反而會讓孩子增強挫敗感,失去信心。

正如心理學家曾奇峰所說:「生活中從來不缺少挫折,由父母人為制造挫折,反而會使他們連極小的挫折都承受不了。

那麼,到底該如何正確地進行挫折教育呢?

1. 不要大包大攬,讓孩子學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現在的家庭孩子一兩個,但家里照顧他的人,包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五六個,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什麼都不讓他做、什麼都順著他,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心理也很脆弱,一丁點委曲都受不了。

也有相反的,父母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才,對孩子特別嚴厲,孩子犯了點錯就大聲呵斥,哪怕考試考了90分還嘮嘮叨叨地說他這不該錯,那不應該丟分。孩子覺得怎麼做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于是自我懷疑、自卑、懦弱。

孩子性格的形成主要源自于家庭的教養。所以,父母首先要改變教養模式。

比如,長輩們要統一意見,從小開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生活中對于大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對小孩子來說也可能是個挑戰,當他完成了一件件有挑戰的事,他就會逐步建立自信。

同時,在學習上父母也要建立合理的期望和目標,當孩子取得成績時要以鼓勵和肯定為主導,分析錯誤原因、汲取經驗教訓為輔導。父母的鼓勵和引導會讓孩子更勇于面對失敗。

2. 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挫折

有個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案例。有一次學校舉行英語演講比賽,他推薦了一個英語口語很不錯的男孩去參賽。但是比賽時,男孩發揮失常了。過了不久又要舉行新的比賽,老師還是推薦了上次的那個男孩,但這次男孩死活也不肯去了,還哭著對老師說:「我不行……」

老師安慰了很久,可男孩還是不愿意去,最后他沒辦法只好讓另一個孩子去。

後來,老師才知道,男孩在上次參加比賽之后因為成績不好,回家被父母狠狠批評了一頓,好沒收了他最心愛的樂高。

父母對挫折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應對挫折的模式。假如父母在孩子遭遇挫折時表現出失望或不耐煩,孩子就會害怕挫折,從而產生逃避心理。

所以,父母要用正面的、積極的情緒來引導孩子。比如,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這沒什麼,媽媽也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加油!孩子!我會一直在你身邊支持你。」

父母要經常和孩子談失敗、談困難,讓孩子認識到困難和失敗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次的,它是成長路上的一塊墊腳石、一筆財富。 當孩子認識到挫折的意義,他就不會害怕失敗,敢于挑戰。

3.不要將挫折教育流于表面

我們的很多所謂的挫折教育,其實是太過于形式主義,流于表面的。

比如像國內曾經某個比較著名的節目,讓孩子去吃野菜,住破房子……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吃點苦,有所改變,但結果,很多孩子在體驗完后之后,回到自己原本的家里剛開始兩天還好一點,沒幾天就會故態復萌。

為什麼,因為這種所謂的挫折教育,太過于形式化,流于表面。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讓孩子學會堅持不懈的挑戰,面對困難不逃避、迎難而上的自信。

舉個例子,孩子覺得這道數學題好難,不想做了。這時父母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要引導他去翻看數學書,理解書中相關的知識點,啟發他思路,讓他多嘗試幾次相同的題型。通過努力,當孩子終于自己解出這道題時,他就會由衷產生成就感、自豪感。

而流于表面的挫折教育之所以不會有長遠的作用,是因為在這個挫折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沒有改變,孩子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環境之后,很快所經歷的又會跟以前一樣,并沒有多大的變化,而這麼大的孩子,又很難完全從心理上有很大的感觸,所以,效果并不會明顯。

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可以增加他們的心理彈性。家長一定要耐心地教育,引領孩子親身體驗戰勝挫折的快感,從而幫助他們學會勇敢面對挫折。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挑戰和挫折,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適當地進行挫折教育,孩子長大后就不會成為一個懦弱、無能、害怕失敗的人;相反,會成為一個自信、內心強大,有毅力、成功的人。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