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國防工程炸出千年古墓,陪葬品堆積如山,竟一次出土兩件金縷玉衣
2024/04/18

河北滿城縣的縣城西南,有一座叫「陵山」的小山包。

陵山腳下有個守陵村。

當地傳言,陵山上埋著一個王爺和他的后代。

守陵村的住戶,都是當時為王爺守陵園的人的后代。

只是由于年代太久,已經沒人知道這個王爺是誰了。

令人稱奇的是,1968年,在一次國防施工中,陵山上真的發現了一座大墓。

這座以山為陵的西漢中山國國王的巨大陵寢,出土了上萬件文物。

被列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

出土了「中華第一燈」長信宮燈,以及傳說中,可以保持尸身不腐的金縷玉衣。

那麼,金縷玉衣到底有沒有這個神奇功能?

西漢的國中之國——中山國又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墓中還出土了其它什麼寶貝?

圖1 金縷玉衣

炸藥炸出的大墓

1968年5月,北京軍區工程兵某部正在陵山上進行國防工程施工,開鑿一個隧道。

由于這是一座石頭山,因此施工過程中用上了炸藥。

起初工程進展順利,但到5月23日這天出了一點情況。

當天下午三點左右,在距離山頂30米的地方。

戰士們打眼放炮,然而炮響之后,沒有太多碎石被炸開。

隧道盡頭卻塌出了一個洞,朝外噴著白氣。

戰士們很快把情況向連長匯報。

連長寇俊林得到消息后,趕到施工現場。

由于洞口的出現導致了施工受阻,他決定下去看看具體情況。

圖2 崩出的洞口

寇俊林和其他兩名戰士把長繩綁在腰間,拿著手電筒下到了洞里。

繩子的另一頭,交給了守在洞口的士兵。

進入洞里后,一股奇怪的氣味撲鼻而來。

盡管外邊已經到了春末夏初,洞里卻寒氣逼人。

三人壯著膽子,用手電往前一照,看到了一個拱形的洞。

地上是一些瓦片,瓦片下還壓著各種器物和一些骨頭。

三人繼續小心翼翼往里走,走了十幾米,左邊空間忽然開朗,出現了一個大穹頂的洞,高度在兩三層樓。

這個洞里的地上也蓋著瓦片,能看到下面壓著各種器物。

戰士們翻看了一些,發現金器、銀器、銅器、陶器、玉器都有。

他們非常驚訝,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座大墓。

圖3 滿城漢墓二號墓文物

出于保護文物考慮,他們沒再四處走動,順著原路返回。

從洞里出來后,連長寇俊林命令部隊停止施工,并報告了上級。

幸運的是,這個消息得到了河北省政府的重視。

5月29日,考古專家就到了滿城縣。

經過細致勘查,考古專家認定這里確實是一座大型墓葬,時代應該是西漢時期。

墓室從東到西將近52米,南北寬37.

5米。

空間最高的地方是6.8米高,空間容積是2700立方米。

也就是說,為了修這座墓,工匠們挖掉了2700立方的石頭,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圖4 墓室結構

整個墓室由南耳室、北耳室、墓道、甬道、中室、后室組成。

南耳室是車馬房,有6輛車、16匹馬、11只狗、1只鹿殉葬。

戰士們當初從洞口下去,到的就是南耳室;

北耳室是糧倉,有糧食、肉類、魚類、餐飲類的陶器、石磨盤等;

中室是客廳,放著金器、銀器、銅器、鐵器、陶器,基本都是日常生活用的;

后室放著棺槨和陪葬品。

這些石洞里有的本來還建著木構的瓦房。

只是後來木頭腐朽塌掉了,地上的瓦片就是這麼來的。

經過整理,這個墓葬共出土文物5509件,裝了5輛卡車。

8月3日運去了北京。

圖5 中室全景

墓主是誰

墓中出土的很多青銅器上有銘文,例如「中山內府」「卅四年」「卅九年」,「卅」是三十的意思。

歷史上有五個中山國,最著名的兩個,一個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在西漢。

這是一個西漢時期的墓葬,所以墓主一定是西漢時期的中山國國王。

而西漢時中山國的國王,只有劉勝在位超過了39年。

所以可以確定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葬。

也許你會奇怪,這個中山國和西漢有什麼關系?

這要從西漢早期特殊的政治體制說起。

劉邦建立西漢后,為吸取秦朝滅亡教訓。

一方面推行郡縣制,由皇帝統一管理郡縣官員,一方面又分封劉姓子弟為王,劃給他們一塊地方建立諸侯國。

圖6 「中山內府」銘文

這就是「郡國并行制」。

這些郡國的諸侯王地位很高,僅次于皇帝。

他們統治的地方,就是西漢的國中之國。

早期,各諸侯國實力強大,漢景帝時還爆發過著名的「七國之亂」。

到漢武帝即位以后,頒布「推恩令」,王國的封地越分越小。

最后成功解決了諸侯王問題。

西漢的中山國,在現在河北保定、石家莊一帶,前后共經歷了10代國王。

第一代中山王就是漢景帝的兒子劉勝,也是漢武帝的哥哥。

漢武帝即位后,因為之前七國之亂的影響,他對諸侯王嚴加看管。

劉勝沒有什麼野心,為了減少漢武帝的猜忌,他也不怎麼過問王國政事。

圖7 中山靖王劉勝畫像

終日飲酒作樂,沒事就生孩子,最終留下了120個兒女。

他的后代里,最有名的是劉備。

《三國演義》里把劉備稱作「劉皇叔」,就是這麼來的。

發現陪葬墓

按照漢代高等級墓葬的情況來看,劉勝墓很可能還有陪葬墓。

經過勘探,考古隊在劉勝墓的北邊100多米處,發現這里的石頭不是天然形成的巖石層。

而是經過了人工擾動,還有一些碎石塊堆積在山坡上。

8月13日上午,考古隊員先是移開了地表的亂石,出現了底下的黃土。

清除掉黃土后,就出現了大小不一的石塊,這是用來填封墓道的。

8月14日下午,墓道口露了出來。

考古隊員打開封閉墓門的磚墻,還發現了鐵水澆灌鑄成的鐵墻。

圖8 1968年 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滿城漢墓發掘現場指導工作

費了好大力氣之后,鐵墻終于打開。

進入墓室內,經過勘察,考古工作者發現這個墓葬和劉勝墓形制基本相同。

還大了一點,東西近50米,南北65米,墓室最高處7.9米,空間有3000立方米,應該是王后的墓。

到9月19日,陪葬墓的發掘宣告結束,出土了文物5124件。

其中有一枚銅印,一面刻著篆體的「竇綰」二字。

另一面刻著「竇君須」三字,由此可知王后姓「竇」,名「綰」 ,字「君須」。

這個墓出土的文物,裝了3卡車,9月20日運到了北京。

在這兩座墓葬發掘快要結束時,部隊官兵又協助考古隊,在另一處山坡上進行了試發掘。

因為這一片的石頭也有人工擾動的現象。

圖9 「竇綰」銅印

他們在山坡上挖了四個大坑,發現下面都是由大石塊填充的。